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加入收藏 | 微博关注
网站首页 | 联系我们

咨询电话:0771-2835483

最新公告:
今天是

当前位置:

首页 > 专题研究 > 全域旅游专题 >

全域旅游专题

  •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经验

   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 发表时间:2018-05-29 11:36:14  来源:院办公室

      广西全面推进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,出台了《广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力争到2020年,在全区建成20个以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30个以上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把全区建设成为旅游强区和生态旅游大公园,成为全国一流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。现将广西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经验总结如下:

      一、存在问题

      (一)改革创新突破不够,多重叠加优势未能释放
      突出表现在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顺畅。旅游景区资源管理政出多门、条块分割的现象一直存在,旅游景区资源所有权、管理权和经营权“三权”分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,部门与部门之间、配合不够,管理难以理顺,影响了大旅游氛围的形成。同时,由于体制机制不顺,市场主体难以参与开发,投资商也不敢参与开发经营,使得当地在景区景点市场化开发方面落后于周边市县,影响旅游开发。

      (二)整合开发力度不大,缺乏龙头旅游区的带动
      突出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,A景区的量和质都不够,景区景点开发一直依赖于上级拨款(如旅游国债)和地方财政进行开发建设,投入资金有限,只能进行简单的、低层次的文物古迹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,由于投资乏力,一些古迹损坏严重,至今未得到修复,一些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差。旅游景区的静态开发、粗放经营现象依然存在。

      (三)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不足,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
      全域旅游发展存在旅游市场配套产业规模较小,配套服务档次低现象。旅游还处于典型的游客停留时间短、消费水平低的观光型旅游初级阶段。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景区和设施好、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宾馆饭店,缺少接待高端客源的休闲度假服务设施。城市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牌设置数量太少,城市游客集散中心,旅游咨询中心数量不足,车站、码头、酒店、商务中心、重点景区等游客集散场所网络普及程度不高,不能提供数量充足的免费旅游信息。城区也缺少特色鲜明的规模化的旅游购物、餐饮和休闲娱乐街区,地方特色风味餐饮、小吃开发不够,夜市既少也没有规模和档次,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缺乏。

      (四)强旅旺市(县)劲头不足,全域旅游格局尚未形成
      传统经济发展动力主要靠两只手,一只手抓工业经济,一只手抓土地财政。由于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,各地面临着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产业化的任务,继续实施“工业强市”还将是 “十三五”期间的产业选择之一。但在新常态的发展格局下这两只手的引擎作用逐渐减弱,寻找新的经济驱动引擎势在必行。旅游业作为强大的综合带动产业,能够把文化、生态、民生有机结合和联动发展,能够释放高效、综合的经济效益,是新时期最好的内生驱动力。

      (五)旅游发展与全民参与之间的关系不强,“全民参与及利益分享机制”尚未确立
      现有的旅游产业经营单位和旅游企业规模小,缺乏大型旅游企业。居民旅游开发意识不强、旅游发展能力有限,全民参与旅游、保护环境、宣传营销的发展局面仍未形成。

      二、发展经验

      (一)以规划为龙头,努力完善规划体系
      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。多规合一是全域旅游的基石,要强化大旅游理念,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、文化发展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农业、林业、水利等规划之间的衔接、协调和融合,推进“多规合一”。规划起点要高,做规划的团队规格要高、实力要强。要打破区域分割、行业壁垒,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、集成团、连成片,形成拳头产品。要坚持以全域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,规划建设一批城镇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村寨、旅游风情小镇、美丽宜居乡村,实现交相辉映、互联互通、相得益彰

      (二)拓展全领域产业融合体系
      深入拓展“产业+旅游”,促进农业、林业、文化、水利、体育、互联网等产业与旅游融合,打破传统行业发展格局,优化资源配置,开发旅游新业态,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集群,打造全域旅游产业升级版。

      (三)丰富全域化休闲产品体系
      注重丰富休闲产品,以“龙头带动、特色引领、差异互补、提档升级”为原则,构建“龙头项目示范引领+重大项目特色提升+重点项目创新培育”的全域旅游三级旅游项目库体系,实现旅游产品的特色互补,打造处处是景的休闲旅游。

      (四)创新全域旅游体制机制
      强化旅游职能建设,联合其他执法机构,建立“1+3+N”的旅游综合执法模式,明确旅游综合监管责任分工,形成旅游监管合力,促进全域旅游的监管步入常态化、规范化的新阶段。

      (五)提升全域公共服务体系
      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有力举措,构建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智慧旅游、安全保障、基础设施、便民惠民服务体系,构建旅游服务全域覆盖的发展新格局。

      (六)完善景区景点精细化管理
      景区景点要“全域”——全员参与,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景区的形象代表,他们的一言一行是景区服务水平的体现,因此,全体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仪容仪表和工作规范,还要了解景区的特色、游览线路、开放时间、厕所的分布等具体情况。同时全面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形成智慧景区,实现可微信等电子方式购票、二维码验票、景区手机导览图下载、客流量应急报警机制、无人机监拍实况等技术应用,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。
    分享到: